早期的三分大赛更像是“慢热型”比赛。1986年首届冠军拉里·伯德甚至穿着热身外套完成夺冠,最后连投11球全中的名场面至今被津津乐道。但如今的三分大赛早已升级——2014年联盟增设“超级投篮点”(每球价值3分),2020年又增加两个超远三分球(每球价值3分)。规则变革让比赛更具爆发力:唐斯去年成为首位中锋冠军,决赛轮用“花球点全中”拿到29分,距离库里纪录仅差2分。
【压力下的神经刀】
三分大赛最残酷的莫过于“突然死亡”感。2018年布克在决赛投出28分,却因首轮仅得19分差点出局;2023年希尔德更是在加时赛顶住压力,用一记底角三分绝杀哈利伯顿。心理素质往往比技术更重要——利拉德去年夺冠前连续两年首轮淘汰,但他在最后一球出手前甚至对着镜头比出“看表”手势,这种大心脏属性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下一个破纪录的会是谁?】
现役选手中,库里的31分纪录像座高山,但并非不可逾越。特雷·杨本赛季场均3.4记三分,他的超远距离投篮能充分利用新规则;国王队的赫尔特保持着赛季43.7%的三分命中率,稳定的接球投篮节奏非常适合比赛机制。别忘了刚拿下全明星首发的布伦森——尼克斯后卫本赛季关键时刻三分命中率41.2%,这种杀手本能或许能催生黑马。
想要在三分大赛中脱颖而出?试试把训练量翻倍的同时加入干扰训练。NBA球员通常会在赛前模拟观众噪音练习,比如利拉德会特意在疲劳状态下完成投篮组合。普通球迷也可以学习这种“高压模式”,从底角开始连续命中5球再换点,毕竟真正的神射手从来不怕聚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