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7岁的科比以首轮13顺位进入NBA,第一份合同只有3年350万美元。但随后的每一次续约都堪称教科书级操作:2004年与湖人签下7年1.36亿顶薪时,他已是三冠在手;2010年续约3年8350万,创下当时联盟最高年薪。福布斯统计显示,其职业生涯薪资总额达3.28亿美元,这还没算上季后赛奖金和全明星赛收入。有趣的是,2007年他曾穿着写有"交易我"的T恤逼宫管理层,最终换来更丰厚的续约条件。
【商业版图:比得分更犀利的投资眼光】
科比退役时说过:"如果20年后篮球仍是我最大的成就,那就是失败。"他确实做到了——2013年创立Kobe Inc,首笔投资600万美元给运动饮料BodyArmor,2018年可口可乐收购部分股权时,这笔投资已值2亿。他还成立Granity Studios制作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斩获奥斯卡后估值翻倍。更别提与耐克终身合约、阿里巴巴中国区代言等商业合作,仅2016年退役年就狂赚5000万美元赞助费。
【遗产延续:瓦妮莎如何守护亿万帝国】
2020年悲剧发生后,科比的遗产管理成为焦点。加州法院文件显示,其名下至少拥有20处房产、私人飞机和大量股权,总估值约6亿美元。妻子瓦妮莎通过拍卖球衣等纪念品、出版书籍《曼巴精神》延续商业价值,更将科比生前投资的电竞战队100 Thieves股份运作到估值4.6亿美元。就连2023年拍卖的1997年全明星戒指都拍出92.7万美元,证明"黑曼巴"IP仍在增值。
当我们在斯台普斯中心外仰望他的雕像时,或许该记住科比留下的另一课:真正的传奇从不把天赋局限在球场。那些凌晨四点做出的商业决策,和他标志性的绝杀球一样精准致命。想深入了解巨星财富密码?不妨研究下他生前最后参与创立的媒体公司Granity Studios——那里藏着比总冠军戒指更珍贵的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