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1年欧洲杯官方啤酒赞助商喜力在赛场边亮起绿色灯牌时,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有人调侃"这届球迷要喝涨价啤酒了",更多人却开始搜索同款赛事限定包装。数据显示,该品牌当季欧洲市场销量激增27%,远超非赞助竞品。这种效应早有先例:2016年嘉士伯推出球队定制罐,仅在英国就创造了单日百万罐的销售纪录。
【中国品牌如何玩转绿茵场?】
海信连续三届成为欧洲杯顶级赞助商,其"激光电视"广告语甚至被改编成球迷助威歌。更绝的是2020年欧洲杯期间,他们用12种语言轮播广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涨粉超300万。某体育营销专家透露:"这种级别的曝光,相当于用2亿欧元买到了价值8亿的广告效果。"
【那些翻车的赞助名场面】
不是所有品牌都能笑到最后。2021年可口可乐因C罗"拒绝碳酸饮料"的举动市值蒸发40亿美元,反倒让葡萄牙球星代言的矿泉水品牌意外爆单。同样尴尬的还有某支付平台——当他们的LOGO出现在VAR回放画面时,愤怒的球迷直接把应用商店评分刷到2星。
下次看到欧洲杯赞助新闻时,不妨留意这些细节:球场广告牌的切换频率是否与收视高峰重合?限量款商品是否藏着球队晋级的营销预案?顶级体育IP的商业博弈,从来都比90分钟的比赛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