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周期的主力王仪涵、王适娴早已退役,如今担纲单打的何冰娇世界排名第9,却总被诟病关键分稳定性不足。小组赛对阵丹麦时,她与米娅打满三局,决胜局20-18领先时连续两个网前失误险些翻车。双打组合郑雨/李汶妹更是在对阵泰国队时暴露配合生疏的问题,第二局竟被对手打出21-12的悬殊比分。不过半决赛对阵韩国时,陈清晨在混采区的发言很有意思:"我们这批人确实没拿过尤杯,但谁规定冠军只能属于有经验的队伍?"
【日本队的卫冕之路暗藏玄机】
作为上届冠军,日本队这次带了四名单打选手,其中奥原希望因伤缺席让山口茜不得不场场硬仗。1/4决赛对阵印度辛杜一役,山口茜第二局救球时膝盖重重磕在地胶上,赛后冰敷的画面让球迷捏把汗。但他们的双打组合松友美佐纪/福岛由纪依然犀利,八强战用招牌的平抽快压迫使印尼组合出现15次主动失误。有趣的是,日本队教练朴柱奉在训练中特意加练了接发球,似乎针对中国队的后场高球做了特殊布置。
【决赛的战术博弈谁更胜一筹】
当中日两队如约在决赛相遇,首场陈雨菲与山口茜的较量直接点燃全场。陈雨菲一改往日拉吊风格,频繁突击山口茜的正手底线,这种"以快制快"的打法让对手首局仅得12分。但转折出现在第二局,山口茜突然改用反手发小球,导致陈雨菲三次判断失误。决胜局14平时,那个长达56拍的多回合球成为经典——陈雨菲连续七次杀上网,最后用一记滑板吊球终结比赛。赛后技术统计显示,这场对决网前得分率相差仅3%,真正诠释了顶级选手的毫厘之争。
看着姑娘们把金杯高高举起,突然想起李永波当年说的"团体赛比的是谁更敢豁出去"。想深入了解尤伯杯的战术演变?不妨翻翻2014-2016年的比赛录像,那时候的攻防转换节奏与现在完全不同,你会发现如今的女子羽毛球早已不是单纯拼力量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