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的雷霆更像一场科学实验:把三个场均30分潜力的得分手塞进同一支球队。杜兰特刚拿下最年轻得分王,威少用橄榄球运动员的体格冲击禁区,哈登的大胡子还没成型,但欧洲步已经让马刺吃尽苦头。2012年西决G6,哈登末节独砍12分淘汰GDP组合的场景,至今仍是俄城球迷的手机壁纸。那年他们平均年龄23岁,却把热火三巨头逼到总决赛1-3的绝境。ESPN当时测算过,这套阵容保持健康的话,未来五年夺冠概率高达78%。
【600万美金拆散的王朝蓝图】
2012年10月28日成为雷霆队史最黑暗的交易日。为了避免奢侈税,管理层将哈登交易到火箭,换来凯文·马丁和几个选秀权。这个决定有多离谱?后来曝光的内幕显示,雷霆只比哈登的心理价位少付了600万美元。看看后来发生的事:哈登在火箭拿下MVP,杜兰特两次夺冠,威少创造场均三双神话。美国媒体算过一笔账,若保留原阵容,他们本可多赚至少3.2亿美金门票收入。
【三少重逢时的火药味】
2017年全明星赛成了最戏剧性的重聚。已经成为死敌的威少故意不给杜兰特传球,哈登在中间尴尬微笑的画面被做成表情包。但更讽刺的是数据——当赛季三人场均合计84.3分,比联盟8支球队的全队得分还高。后来杜兰特在播客里承认:"我们吵架都像在竞争,训练赛比正式比赛还激烈。"这种病态的胜负欲或许注定了分道扬镳,就像三个核弹头没法装进同一个发射井。
十年后再看那些模糊的录像带,你会发现雷霆三少最恐怖的不是天赋,而是他们恰好互补。杜兰特的无解干拔需要威少的突破分球,哈登的持球组织能解放双少火力。现在各队都在模仿勇士的传切体系时,或许该想想:如果当年雷霆老板多掏那600万,现在联盟会不会是另一种篮球美学?
想深度了解这段历史的球迷,建议翻找2012年雷霆的战术手册。那些写着"35号+0号+13号"的配合草图,可能是现代篮球最后一个古典巨星抱团未遂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