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梦之队”的称呼,最早来自1992年乔丹、魔术师约翰逊领衔的初代阵容。当时他们场均净胜对手43.8分,连对手都排队索要签名。但2019年世界杯第七、2023年世界杯连续输给德国和加拿大,暴露出NBA球星对国际篮联规则的不适应。FIBA没有防守三秒,联防体系让依赖个人突破的美国队屡屡吃瘪——去年世界杯半决赛,施罗德就用挡拆战术打爆了美国后卫线。
【新生代能否接过大旗】
詹姆斯、杜兰特确认参加巴黎奥运,但库里却是首次出战。国际赛场的库里能复制NBA的三分神话吗?要知道FIBA用球比NBA小一号,2010年世锦赛杜兰特就曾抱怨过手感差异。更值得关注的是爱德华兹这些年轻人,他在世界杯场均18.9分,但关键时刻处理球仍显毛躁。反观法国队的文班亚马,在法甲早已习惯FIBA规则,主场作战可能成为X因素。
【欧洲豪强的围剿战术】
西班牙、塞尔维亚这些老牌劲旅从来不好对付。约基奇去年没打世界杯,但奥运会上他带着掘金队的夺冠经验回归,塞尔维亚的团队配合能撕碎任何防守。法国队更夸张,他们拥有戈贝尔+文班亚马的“双塔”,光禁区内站立摸高就超过5米5。还记得2021年东京奥运决赛吗?法国队一度领先美国队10分,最终只输5分。
如果美国队想延续统治,他们需要做三件事:至少带两个纯正中锋应对联防;让塔图姆这类锋线多打无球跑动;最后12人名单必须放弃“名气优先”的选人逻辑。毕竟国际篮联的赛场,早就不吃NBA巨星那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