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图示

摩根体育APP

摩根综合体育官方网站与摩根体育官网:提供资讯浏览、账户管理、互动活动等一站式服务,是连接您与体育世界的重要桥梁。

跟进 | 谷爱凌的双重国籍争议:天才少女的身份之谜如何影响体育格局?

发布于 2025-06-30 21:23 | 栏目:行业新闻
冬奥会金牌得主谷爱凌在雪场上划出的每一道弧线都伴随着掌声,但关于她国籍问题的讨论声浪从未停息。这位横跨中美文化的滑雪天才,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代表中国队出战时就因持有中美双重国籍陷入舆论漩涡——中国法律明确不承认双重国籍,而美国出生自动获得公民权的她至今保留着美国护照。

 

【法律条文与现实的碰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九条白纸黑字写着:"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灰色地带。谷爱凌15岁放弃美国队资格转投中国队时,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曾出具"国籍证明",这种特殊处理在顶级运动员中并非孤例。2019年花样滑冰选手朱易同样以美籍华人身份归化,当时体育总局内部人士透露:"优秀人才引进时,某些程序可以特事特办。"

配图1



【跨国身份的商业博弈】
纽约大学体育营销教授马克·戴维斯追踪发现,谷爱凌的23个代言合同中,12个国际品牌合约明确要求签约方需具备"全球公民身份"。她为路易威登拍摄的广告中,中英文切换的旁白设计正是品牌方要求的"跨文化特质"。这种商业价值在单一国籍运动员身上几乎不可能实现,2023年《福布斯》数据显示,其年收入1800万美元中67%来自国际品牌。

配图2



【身份认同的公共叙事】
在斯坦福大学的开学演讲中,谷爱凌用"当我在北京,我是中国人;在旧金山,我是美国人"定义自己的双重认同。这种表述引发截然不同的反响:国际奥委会官员公开称赞这是"全球化运动员的典范",而国内社交媒体上"精致利己主义"的批评获得超过50万点赞。更值得玩味的是,她在Instagram用英文回应争议时选择关闭评论区,却在微博用中文强调"百分百中国人"。

配图3



当记者在盐湖城训练基地追问国籍问题时,谷爱凌的教练悄悄按下了录音笔暂停键。这个细节或许暗示着,在竞技体育高度职业化的今天,运动员的国家认同正在演变为复杂的战略选择。对于关注此事的体育迷,不妨对比研究日本篮协对八村垒、菲律宾泳协对克拉克等混血运动员的管理案例——当奖牌争夺遇上身份政治,真正的赛场可能远在冰面之外。
相关推荐